还是上学的时候,作为一个不合格文学青年,有一阵子爱看所谓“先锋派”作家的东西。比如马原、余华、苏童、叶兆言等人。刚开始看马原,一头雾水,不知道他的小说到底写了些什么东西,后来才知道那就是所谓的“元小说”,大概就是关于小说的小说的意思。我这样说不知你们明白没有?不明白也没关系,小说嘛,就是图一乐,你非要在一本书里寻找人生意义、宇宙的奥秘之类的,多累啊。
当时的先锋派,现在很少有人先锋了。大概是因为让人看不懂,人家就不买账,光一帮批评家鼓吹是没有用的,作品最终还是要靠读者说话。你写一堆云山雾罩的东西,读者是说不上话的,读者不傻,他花钱不是来猜谜的,本来生活就够苦哈哈的了,你再让他挠破头皮猜谜,他能不跟你急?当时中国的作家,就流行这么一个东西,美其名曰“后现代”“新历史主义”云云,大多是玩的文字游戏,除了让人看不懂外,所剩无几,倒是褪去先锋外衣后的作品,才走入了读者的心中。比如余华,八十年代的那些中篇,《爱情故事》《鲜血梅花》《现实一种》《世事如烟》等,酷则酷矣,离捕获人心还是差点。后来的《在细雨中呼喊》《活着》等,才成就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