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夫子杀人,后果很严重

一向以大圣人形象示人的孔夫子,其实手上也沾过别人的鲜血。温文尔雅的孔老夫子杀了谁呢?他杀的人叫做少正卯。少正卯这个名字看着挺别扭,现在谁叫这名字啊。别看这别扭的名字,其实大有来头。春秋那会儿的人,姓氏一般都是从祖上的官职或封地传下来的。就拿少正卯老说吧,少正是他的姓氏,卯才是名字。为什么姓少正呢?这是因为周朝有一个官职叫做少正的。少正卯祖上是做这个官的。

到了少正卯这儿,他本人是鲁国的大夫。周朝时的大夫是个什么概念呢?大家都知道周朝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其中宗法制就是按辈分排位,周天子最大,下面是诸侯,诸侯下面是卿大夫,大夫下面是士。这些都是统治阶级,权力不小。

扶清灭洋的义和团,是怎样祸国殃民的

19世纪末,在中国大地上,发生了轰轰烈烈的义和团运动。参加义和团的人,称为拳民。都是“练家子”,都在练各种神拳,家家都设有神坛,烧香拜神,然后各路神仙,上至玉皇大帝,下至华佗猪八戒,但凡在历史上有点名气的,都摇身一变,成了神,而且还下凡来附体。据说,神仙附体的拳民,就具有了刀枪不入的本领。

义和团运动,刚开始是在山东一带。而且颇带有反清的性质,所以袁世凯在山东做巡抚的时候,对参加神拳的,执行严厉打击的政策。后来一个叫做毓贤的人,来到山东做官,此人是一个著名的酷吏,在曹州做知府的时候,三个月杀了两千多人。他不但残忍,还极端排外,而且把排外看得比内乱还严重。本来山东的义和团闹得太不像话了。到处都在烧教堂,杀教民,简直无法无天。按说一个正常的官吏,要维持社会秩序,就绝不会容忍这种情况的。但毓贤却从中看到了机会,他把山东那些叛乱分子,什么大刀会、义和拳之类的,都收归旗下,纵容他们杀人放火。引起欧美国家的关注,政府在压力下,只好把毓贤撤职。

“汉奸”一词的来历

“汉奸”,最早是满洲人对汉人的蔑称,意思是汉人的奸细,是一个充满种族对立和歧视的词语。因为满洲人天生对汉族有一种天然的敌视,处处防范汉人,同时也把自己的失败归咎于汉族的破坏。汉奸一词在鸦片战争时就已经很流行了,当时满清打不过英国人,就怀疑汉族在暗地里帮英国人的忙,因而大肆拘捕所谓的“汉奸”,结果还是被打得满地找牙。晚清的时候,衮衮诸公还是眼里只有大清没有中国。当时有人要搞改革,就被说成是”只保中国,不保大清“,他们从来没把自己当成主人的自觉,心态里一直都是外来的强盗。所以才”汉奸“流行。现在我们

身败名裂误国的晚清清流党

晚清的时候,江河日下,有人想着怎样奋起,有人退守道德高地,以言官的身份,交章弹劾,仿佛国运的衰败,都是道德败坏的结果。办洋务的,被认为是浊流。曾作为曾国藩府员的吴汝纶就说过,“近来世议,以骂洋务为清流,以办洋务为浊流”。在清流党的眼里,天朝上国,文物制度样样都高人一等,何必去学那番夷小国的雕虫小技呢?他们装了一肚子四书五经的墨水,却没有一点经世治国的实践。对于列强环伺的局面,往往钓名沽誉,轻启战端,结果不但身败,而且误国。

革命友谊的小船是怎样被骗得晕头转向的

上世纪60年代,正值我国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有关部门脑袋一热,以为“世界革命的高潮已经到来”,自己闹腾还不够,还要输出革命,解放全人类的无产阶级。中国革命走过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在世界革命的道路上,看来农村包围城市,也是一条可行的道路。世界革命的范围里,农村是哪里呢?当然不是东北那旮瘩,而是广大的亚非拉兄弟。城市就是欧美资产阶级了。林副主席的雄文《人民战争胜利万岁》就指出,“从全世界范围看问题,如果说北美、西欧是‘世界的城市’,那么,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就是‘世界的农村’。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北美、西欧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由于种种原因被暂时拖延下去,而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人民革命运动却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今天的世界革命,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种农村包围城市的形势。整个革命事业,终究要以占世界人口绝大多数的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人民革命斗争为转移。社会主义国家理应把支持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人民革命斗争当成自己的共产主义责任。”

互害社会:中国历史上的告密传统

说起特务、密探、告密,大家可能首先会想到明朝的东西厂、锦衣卫,这没错,因为明朝是公然设立特务组织的王朝。但中国历史上的特务告密风,由来已久,明朝既不是高潮,也不是结束。今天我们来扒一扒中国的特务告密传统。

奸相李林甫是一个怎样的人

熟悉唐朝历史的人,大概都会知道玄宗时的安史之乱。认为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而衰的一个转折点。而一说道安史之乱,国人就会想到李林甫、杨国忠、安禄山这些人,其中李林甫的一系列政策,被认为是引起后来安史之乱的诱因。比如饱受诟病的任胡人为将,《旧唐书 列传第五十六》记载:林甫固位,志欲杜出将入相之源,尝奏曰:“文士为将,怯当矢石,不如用寒族、蕃人,蕃人善战有勇,寒族即无党援。”帝以为然,乃用思顺代林甫领使。自是高仙芝、哥舒翰皆专任大将,林甫利其不识文字,无入相由,然而禄山竟为乱阶,由专得大将之任故也。是说李

杨贵妃的处女问题为什么很重要

陈寅恪先生是世界闻名的史学大师,他的成就、地位可以说是世人一致认可的。但有一个人对他的一件事很不以为然,是谁呢?就是同样大名鼎鼎的钱钟书。关于这二位之间的小小龌龊,由何而起?说起来也是一件小得不能再小的事情,不但小,而且有些不登大雅之堂。就是杨玉环入宫是到底是不是处女的问题。

明朝的抗倭其实是一场内战

熟悉我们历史教科书的人,都知道明朝的抗倭名将戚继光、俞大猷,直呼为“民族英雄”,而所谓民族英雄者,打击侵略者也。正因为这样,同样是我们历史上的岳飞、文天祥,因为打击的是金元,而不得民族英雄的称号,美其名曰:维护民族团结。以今天的鞋子套历史的脚,是某些历史观一贯的表现,哈哈一声得了。

明朝内阁制是西方内阁制的老祖?

中国古有所谓“四大发明”,我们的历史教材里,讲到这里,往往让人莫名其妙。明明是中国的历史,却少见四大发明对于中国如何如何,教材编撰者掉过头来大谈四大发明如何对世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当然这是事实。有人就认为我们的国粹内外兼修,放之四海而皆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