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谈判、抨击欧洲……美国的“MAGA革命”有意终结战后国际秩序 - 端传媒

当美国副总统JD·万斯在第61届慕尼黑安全会议上出人意料地攻击欧洲各国正在背离和美国共同价值观、越来越像苏联时,台下的各国高官都保持了沉默,但人人都敏锐地嗅到了风向改变的气息:美国已经不再是旧日那个可以依赖的盟友了。《卫报》评论提出,这次演讲暴露出了“大西洋联盟的崩溃”,POLITICO则在采访与会人员后,忧心忡忡地提问:这会不会是北约的终结?


然而,要真正理解特朗普政府上的激进转向,答案可能会更加耸人听闻:这不仅是北约,而是现存的战后国际秩序的终结。


当美国成为“流氓国家”在万斯的口中,欧洲面临的最大威胁并非中俄,而是来自对移民的开放和对言论的限制。


不少媒体都点出,万斯演讲中引用的不少案例都是夹带私货的“半真相”,比如欧盟未审查难民激增,是由于俄乌战争期间乌克兰难民涌入,而对极端主义政党的限制,比如不结盟的“防火墙”原则,其实一直是二战之后欧洲主流政党的政治共识。而且,特朗普政府自身就在限制反对派的言论自由,比如将美联社记者排除在白宫和空军一号的媒体活动之外、轮换五角大楼内的媒体办公室、发布禁止在政府文件中使用的多元化“流行词”清单等。


比演讲更让欧洲人寒心的是演讲第二天,美国就宣布甩开欧洲,直接和俄罗斯在沙特进行和平会谈。


在巨大的外交冲击下,法国紧急召开了欧洲危机峰会,召集了英、德、意、波、西等国领导人,以及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和北约秘书长吕特,讨论欧洲和平问题。


不过,美欧之间存在分歧,并非特朗普时代的特色,而是长期存在的现象。早在冷战期间,法国就曾在戴高乐领导下直接退出北约,而2003年美国入侵伊拉克时,欧盟和大多数成员国都表达了反对或遗憾,恰恰是在2003年的慕尼黑安全会议上,时任德国外长菲舍尔向时任美国防长拉姆斯菲尔德当面指出,自己无法信服美国的战争理由。


因此,万斯这番演讲最重要的信息,并非暴露了大西洋两岸的分歧,而是公然攻击所谓“共同价值观”本身,或者说,特朗普治下的美国并不准备继续高举民主或自由的旗帜,为稳定的世界秩序充当背书者,当然也不会继续为欧洲盟友充当保护人。


巧的是,恰恰就是在慕安会公布的《2025年慕尼黑安全报告》当中,同样明确地指出了,特朗普缺乏对国际秩序的“责任感”。


战后国际秩序历经两极时代开始和结束,背后不变的特征是美国打破了建国以后的中立主义甚至是孤立主义传统,长期作为世界秩序的担保人之一参与全球治理。这种世界秩序以联合国为代表,有一整套的国际法规则。尽管美国自己也时有破坏国际法的单边主义行为,但从来都是以世界秩序的维护者和得利者自居。


于是,当美国不再把自己视为国际秩序的受益者,这种秩序的破裂就再正常不过了。



原文链接:https://www.danliren.net/post/394.html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验证码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