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素来不甚喜欢司马南这个人,倒不是因为他那张脸长得像个半熟的柿子,也不是因为他那嗓音总带着一股子说教的酸气,而是很害怕他站在高处,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好像“天不生司马,万古长如夜”,仿佛自己是个救世主,让人很容易忘记他原本是一个不入流的跑龙套的。结果呢,却不过是风一吹就摇晃的破旗杆。如今听说司马南“倒掉”了,心里倒没多少悲喜,只觉得这事儿来得有些晚,却也来得恰到好处。倒掉就倒掉吧,省得他再站在那儿碍眼。
想当初,司马南何等风光,满嘴的“主义”,满手的“批判”,左一拳打资本,右一脚踢迷信,活像个杂耍班子里的猴子,蹦来跳去,博人一笑。那时候,他大概觉得自己是个雷峰塔,高高在上,镇压着底下那些“妖孽”。可惜啊,塔再高,也有风化的那天;人再硬,也有塌的时候。他那套把戏,初看新鲜,再看腻歪,三看便叫人想吐。到头来,群众的眼睛雪亮得很,谁是真金,谁是镀铜,一试便知。
司马南的倒掉,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早在他张牙舞爪的时候,就有人看出他那塔基不稳,不过是用些花言巧语糊起来的泥胎罢了。风吹雨打,日子一久,自然露出破绽。你看他那些言论,前脚刚喊着“理性”,后脚就摔进阴谋论的泥坑里;前头刚骂完“伪科学”,后头自己就捧着个破罗盘四处招摇。这塔啊,不是别人推倒的,是他自己挖空了底子,硬生生把自己给埋了。爱国虽然是一门生意,衮衮诸公也乐此不疲,但买卖总有赔本的时候,司马南们似乎忘记了这一点。爱国的生意,赔起来可是会底裤都赔掉的。
有人说,司马南倒了,可惜了那点口才。我倒觉得,这口才算什么?不过是耍嘴皮子的伎俩罢了。真要有本事,早就拿出来救国救民了,何至于整天在网上吵吵嚷嚷,像个卖狗皮膏药的?再说,他那塔一倒,尘土飞扬,倒是让大家看清了点东西——原来这世上,有些人不过是靠着个空架子唬人,架子一塌,便什么也不是了。
至于这倒掉的司马南,以后会不会再爬起来,我是不大关心的。爬起来又怎样?不过是换个姿势再倒一次罢了。世道如此,人心如此,塔倒了就倒了,留下的不过是一堆砖头瓦片,给后人指指点点,当个笑谈。倒是那些还捧着残砖叫好的,不妨醒醒神,别再做梦了。
总而言之,司马南的倒掉,不值得大惊小怪。塔嘛,总有倒的一天;人嘛,总有跌的时候。风吹过去,尘土落地,也就那么回事。倒是咱们这些看客,乐得清静,落得个耳根子干净,不亦快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