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神后记》中有关于一则燕子的因果报应的故事:
沛國有一士人,姓周,同生三子,年將弱冠,皆有聲無言。忽有一客從門過,因乞飲,聞其兒聲,問之曰:「此是何聲?」答曰:「是僕之子,皆不能言。」客曰:「君可還內省過,何以至此?」主人異其言,知非常人。良久出,云:「都不憶有罪過。」客曰:「試更思幼時事。」入內,食頃,出語客曰:「記小兒時,當牀上有燕巢,中有三子。其母從外得食哺三子,皆出口受之,積日如此。時屋下攀得及巢,試以指內巢中燕雛,亦出口承受。因取三薔茨,各與食之。既而皆死。母還,不見子,徘徊悲鳴而去。昔有此事,今實悔之。」客聞言,遂變為道人之容,曰:「君既自知悔,罪今除矣。」言訖,便聞其子言語周正,忽不見此道人。
说的是沛县有个读书人,姓周,生了三个儿子。这三个儿子快到二十岁了,却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有一天,有个客人路过周家,向周先生讨口水喝。客人听到周家儿子的声音,就问周先生:「这是什么声音?」周先生回答说:「这是我的儿子,他们都说不了话。」客人说:「您不妨好好反省一下,为什么会这样?」
周先生觉得这个客人说的话很奇怪,知道他不是一般人。过了一会儿,周先生出来说:「我仔细想了,想不出自己做过什么坏事。」客人说:「您再想想小时候的事。」
周先生回到屋里,过了一会儿出来,对客人说:「我记起来了,我小时候,床的上方有个燕子窝,里面有三只小燕子。它们的妈妈从外面找来食物,把嘴张开喂给小燕子,小燕子也张开嘴吃。这样过了很久。后来,我爬上屋子,用手去捅燕子窝里的小燕子,小燕子竟然也张开嘴。于是我拿了三根带刺的草,分别喂给了小燕子。不久,小燕子都死了。燕子妈妈回来,找不到小燕子,就在屋里飞来飞去,悲伤地叫着。以前有过这样的事,现在我真的很后悔。」
客人听了周先生的话,突然变成了一个道人的样子。道人说:「既然你自己知道后悔了,你的罪过就消了。」说完,道人就不见了。这时,周先生的儿子们突然就能说话了,而且说的话条理清晰。
杀死三只燕子的罪过,最后竟靠一个“后悔”就得以免出,可以想见以后还是会有更多的薔茨喂给小燕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