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講我城:香港在地故事拾憶記(文末附epub下载)

作者跟祖母及老爸,一家人圍爐閒話家常,總說起關於香港的往事。祖母口若懸河地講談二戰前後的患難歲月,老爸的回憶總流轉於五、六〇年代的社會日常,已為人師的作者則聊說自己在街頭巷尾的懵懂港男養成記。一些是聽說回來的吉光片羽,更多的是親歷其境的時代見證。願下一世代也記得這片地的一些事,與一些情,關於我城。密集寮屋付諸一炬二戰期間,香港不少建築毀於炮火;而「卅間」的房屋,則是被歹徒拆毀或遭洪水沖毀。由皇后大道中向高山仰望,鴨巴甸街、閣麟街等街道特別陡斜,若人仰馬翻定必傷痕纍纍,洪水滾流則例必構成危險。前輩

替俄罗斯打仗的中国人:钱,刺激,当网红-端传媒

23岁的他刷到一条关于俄罗斯征兵的视频,用全部积蓄买了机票,签下看不懂的合约,成为一名俄罗斯士兵。赴俄参军的李大富和队友在装甲车前合影。网上图片炮弹重重地砸向地面,爆炸,燃烧,释放夹杂有毒气体的浓烟。2024年夏季的一天,在第聂伯河南岸的乌克兰村庄克林基附近,中国雇佣兵乾元和他的俄罗斯战友们遭遇了乌克兰部队的袭击。四周温度在升高,他们身处的森林已经燃烧起来,“咻——”的声音此起彼伏,是成群的炮弹在和天空摩擦。乾元本能地朝着森林边缘处奔跑。脚上突然传来一阵剧痛,但他没有停,脑子里只有一个想法——活

录古:三薔茨

《搜神后记》中有关于一则燕子的因果报应的故事:沛國有一士人,姓周,同生三子,年將弱冠,皆有聲無言。忽有一客從門過,因乞飲,聞其兒聲,問之曰:「此是何聲?」答曰:「是僕之子,皆不能言。」客曰:「君可還內省過,何以至此?」主人異其言,知非常人。良久出,云:「都不憶有罪過。」客曰:「試更思幼時事。」入內,食頃,出語客曰:「記小兒時,當牀上有燕巢,中有三子。其母從外得食哺三子,皆出口受之,積日如此。時屋下攀得及巢,試以指內巢中燕雛,亦出口承受。因取三薔茨,各與食之。既而皆死。母還,不見子,徘徊悲鳴而去。

戰爭中的美術:二戰下臺灣的時局畫(文末有epub下载地址)

二戰期間,臺灣總督府在1941年引進了日本的「聖戰美術展覽會」來臺展出,期間還有奔赴前線描繪戰況的日本從軍畫家,他們中途經過臺灣,也間接推動了描繪戰爭題材的美術發展。「聖戰美術」輸入、日本當局的提倡,都在鼓勵臺灣的美術界也要致力在創作上,表現出支持和歌頌日本繼續打這場戰爭的「時局色」。 所謂的「時局」,是一個特殊的日語歷史詞彙,特別指二戰期間,日本發動戰爭的局勢。當時身在臺灣的日本畫家飯田實雄,積極宣告藝術與「時局」的關係:「畫家應該描繪的對象已經登場,那就是新母題──戰爭。」&nbs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