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衣服的公与私

《太平广记》记载了《集异记》中的一则小故事,是关于狄仁杰的,题目叫做“集翠裘”。现在把这个故事原文写下来:

则天时,南海郡献集翠裘。珍丽异常。张昌宗侍侧,则天因以赐之。遂命披裘,供奉双陆。宰相狄仁杰,时入奏事。则天令升坐,因命仁杰与昌宗双陆。狄拜恩就局。则天曰:“卿二人赌何物?”狄对曰:“争三筹,赌昌宗所衣毛裘。”则天谓曰:“卿以何物为对。”狄曰,指所衣紫絁袍曰:“臣以此敌。”则天笑曰,卿未知。此裘价逾千金。卿之所指,为不等矣。”狄起曰:“臣此袍,乃大臣朝见奏对之衣;昌宗所衣,乃嬖幸宠遇之服。对臣此袍,臣犹怏怏。”则天业已处分,遂依其说。而昌宗心赧神沮,气势索寞,累局连北。狄对御,就脱其裘,拜恩而出。至光范门,遂付家奴衣之,促马而去。

北宋尊崇道教,结果害死一个宰相

这几天乱翻书,看到一段描写北宋初年夏竦的文字,挺有意思,抄录在下面:

夏文莊性豪侈,稟賦異於人:才睡,即身冷而僵,一如逝者;既覺,須令人溫之,良久方能動。人有見其陸行,兩車相連,載一物巍然,問之,乃綿賬也,以數千兩綿為之。常服仙茅、鐘乳、硫黃,莫知紀極。晨朝每食鍾乳粥。有小吏竊食之,遂發疽,幾不可救。

这一段出自《梦溪笔谈》的文字,说的是夏竦(谥文庄)生活豪奢,而且有点跟人不一样。哪儿不一样呢?就是在睡觉的时候,身体变得冷冰冰的,僵硬得跟死人似的。等到睡醒后,要靠人去按摩身体才能活动。脑补一下这个画面,确实挺吓人的,也许夏家人见怪不怪了,不然搁现在,还真以为一觉睡死了呢。除了这个怪异的毛病,夏竦生活的豪奢,主要表现服食丹药上面。他经常要吃一碗钟乳硫磺粥,就好像现在的早上起来一杯牛奶一样。

唐朝灭亡的关键皇帝

唐末五代,天下离乱,大唐天子成了宦官手中的玩物,受尽摆弄,各方好汉你方唱罢我登场,所谓的大唐,不过是一个称谓罢了。

在这场大戏中登场的人物,大抵是藩镇大员,他们平时割据一方,称王称霸,但唐朝的藩镇和中央政府,却是一种畸形的相互依存的关系。中央政府离不开藩镇的支持和财富,藩镇的大员,也须得到中央政府的任命才能服众。大概是因为有太多的藩镇了,谁也不能领导谁,就只能把中央的皇帝作为名义上的领导。

这种脆弱的平衡在唐懿宗时被打破。唐懿宗是一个荒唐皇帝。本来,他继承的是一个看起来颇有中兴之气的王朝,唐懿宗的而父亲唐宣宗李忱,很有作为。他对内结束了毫无益处的牛李党争,大力抑制宦官豪强,在国内实行减税,国家渐渐有了起色。对外,李忱收复了安史之乱后丢失的河西地区,尤其是这一点,唐宣宗是颇为自得的。在《唐大诏令集•宣宗遗诏》中,他这样说:

康熙写错字?其实是你理解水平有限

康熙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创造了康乾盛世。人们谈起他,大多津津乐道的是他的文治武功,但也有一些小节,让人难忘。其中就有康熙写的两个错字。第一个错字就是位于河北省承德市的"避暑山庄"的"避",康熙把"避"字多写了一横。避暑山庄,又称热河行宫,从清康熙42年开始建造,康熙50年时亲写"避暑山庄"匾额。看这几个字,大家注意到了没有,"避暑山庄"的"避"多了一横,

隋炀帝在外国人面前装门面,结果亡了国

统一的中国自东汉分裂后,历经三国两晋南北朝,三百多年中华大地烽火连天,各路天子你方唱罢我登场,闹得沸沸扬扬。其中主角很多竟然是胡人,比如在北方,自西晋灭亡,就一直是胡人的天下。中华的道统在一片战乱中慌忙向南方逃去,那里当时还是蛮夷之地,有的是高山深泽,有的是未开垦的处女地,南方文明的开花结果,还要等到五六百年后。所以,逃到南方的中华文明的代表人物,面对当时的地理社会现实,大概是心里比较气馁的。好在中华文化已经成熟发达,有的是奇巧淫技和奢靡的享受。既然开拓难有作为,干脆就破罐破摔,好好享受一番吧。

古代公文怎么写?就一个字,抄

我们的国家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官僚国家。官僚治国,公文是少不了的。现在也一样,各个机关里,最少不了的人就是秘书。头头脑脑的讲话、发言,都可是出自他们之手。写公文,自有一定的格式。于是就变成了一件技术活,而不是艺术活。既然是技术,就有窍门,只要掌握了,就不是个事。但有的人连这个窍门也懒得去学,只好抄了,反正格式都一样。

古代公文怎么写?就一个字,抄

契丹人失去了中国,残余势力因祸得福,成为中亚霸主

契丹人是中国的一个古老的民族,早在唐朝的时候就已经强大起来,唐朝灭亡,天下乱成一团,契丹却渐渐形成一个大的帝国。早在916年,还是五代十国混战的时候,耶律阿保机就建立了契丹国,一直到被女真人所灭,享国竟然有二百多年。 这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其实对中华文化的贡献良多。大家知道,唐朝安史之乱后,对西域的控制就已经失去了。宋朝局促中原,同时面临好几个敌国,连自身都胆战心惊,对于西域,更是想都不敢想。这个时候对西域上心的,就是这个契丹人建立的辽国。 辽朝建立不久,就和西域国家拉上了

生为上柱国,死为阎罗王

韩擒虎的名字大家是再熟悉不过的了,不过现在翻翻史书,都找不到韩擒虎这个名字,难道是写书的人对这位有意见,故意略去不写?非也。韩擒虎还是在历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不过他的名字变成了韩禽。这都是避讳闹得。避讳”在我国的历史上源远流长,俗话说“入国问俗,入门问讳”,如果你不事先打听打听人家的风俗,就会不受人待见。我们常说。为尊者讳,也就是说,只有尊者才能享受这个待遇。其实什么尊者不尊者的,只要有权力,就能享受。比如一些与皇帝名字同音甚或近音的字,都是要避开的,不然就是大不敬。唐朝有个诗人叫李贺的,就因为

气吞万里如虎的北府军是一支怎样的军队

南宋词人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说“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那气吞万里如虎的军队是一支什么样的军队呢?它就是北府兵,而它的统帅刘裕(寄奴),正是凭借这支军队,才北伐成功,收复了不少被北方民族占领几百年的土地,成为“定乱代兴之君”。

北府军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呢?《资质通鉴》载:“(谢)玄募骁勇之士,得彭城刘牢之等数人,以刘牢之为参军,常领精锐为前锋,战无不捷,时号‘北府兵’。”东晋将领谢玄镇守京口,为了防备北方虎视眈眈的前秦,找到了刘牢之等人组建军队,因为京口当时是东晋的北府,所以这支军队被人称为北府兵。北府兵的第一次亮相大概要算淝水之战了。面对前秦的号称八十万的铁骑压境,谢玄的北府兵只有八千人,但还是凭借各种条件击溃了前秦的大军,使得前秦统帅苻坚统一南北的美梦泡汤,也使得偏安南方的东晋在强敌环饲中苟延残喘一百年。

清政府参加世博会,丢脸丢出国际水平

1904年世博会在美国的圣路易斯市举行。圣路易斯市,原来是法国的殖民地,面积达二百多万平方公里,后来被拿破仑卖给了美国,使得美国的国土面积犯翻了一番。美国这次在这里举行世博会,就是为了纪念购买圣路易斯市一百周年的。

这次世纪之交的世博会,展现了新世纪的科学文明成果。比如有电气馆,由爱迪生亲自坐镇指挥,展现了电话等通讯设施。在那个时代,这就是高科技。还有机械馆,展示的是各种发动机和机器,预示着机器时代的光明前途正在到来。每天供应世博会的煤,就需要500吨。

总之,世博会展示了当时各种高能前沿的玩意,使人大开眼界,门票是50美分。什么,美分?不错,别看是美分,也不少啦。虽然有点小贵,但还是抵挡不住人们的热情,每天到圣路易市参观游览的人数为十万,当时圣路易市的总人口也仅仅是你50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