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肉與外傷:戰時傳統醫藥的知識轉型與現實應對(一九三一—一九四五)(附epub)

血肉與外傷

從易受忽略的邊緣處來書寫醫療史

「中醫」和「外科」這兩個元素很少被放在一起,因為現在操持外科醫術的大部分是西醫,而外科也正是近百年來中醫界認為「最弱」的專科之一。在中醫學面臨全面挑戰的民國時期,那時的中醫們如何跨越新的知識領域,尋求突破來應對未知的現代化戰爭,這將會是一個什麼樣的故事?

本書的研究主軸為近代中醫透過什麼樣的方式來證實他們可以在戰爭中處理外、傷科疾患,以治癒最難處理的感染、壞疽和斷肢,進而取得國家或民眾的信任。處於學科發展「邊緣」的中醫外、傷科,在那個時代究竟發揮什麼樣的懸壺濟亂世之功?

皮國立教授該作品是當前極少數談及中醫運用於戰爭之中的醫療史,並且藉由當時的各種觀察,如報刊、檔案、文獻史料等內容,將中醫實際應用於戰爭的過程,鉅細靡遺的進行深入剖析,尤其皮教授擅長挖掘報刊史料,使得讀者可以藉由當時新聞記者的報導來認識與還原出當時代情境。

讀者可以深入了解在戰爭時期的醫療體系如何應對挑戰,以及中醫與西醫如何在這一過程中相互影響與結合。這對於當代醫療體系的發展也有重要的啟發。

該書聚焦於1931年至1945年中國抗日戰爭時期,深入探討了在戰爭的特殊背景下,傳統中醫藥,特別是在當時被視為相對弱勢的「外科」與「傷科」,如何應對戰爭帶來的嚴峻挑戰,並尋求知識上的轉型與現實中的應對策略。

書中主要探討了以下幾個方面:

  • 中醫外科與傷科的邊緣地位與挑戰: 在現代西醫外科佔據主導地位的背景下,中醫的外科與傷科長期以來被認為是較弱的一環。本書將視角投向這一常被忽略的領域。
  • 戰爭時期的知識轉型: 面對現代化戰爭帶來的全新創傷類型和醫療需求(如槍傷、感染、壞疽、斷肢等),以及“廢醫”思潮的挑戰,傳統中醫如何嘗試跨越新的知識領域,尋求突破。
  • 現實應對與信任建立: 研究近代中醫如何透過實際的醫療實踐,證明其在戰爭中處理外傷疾患的能力,從而爭取國家與民眾的信任與認可。
  • 史料挖掘與情境還原: 作者皮國立教授擅長挖掘報刊、檔案、文獻史料等,透過這些當時的觀察與記錄,鉅細靡遺地剖析中醫在戰爭中的實際應用過程,力求還原當時的歷史情境。
  • 中西醫的互動與啟示: 探討在戰爭的特殊環境下,中醫與西醫之間可能存在的相互影響與結合,以及這段歷史對於當代醫療體系發展的啟示。

作者簡介:

皮國立是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博士,現為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特聘教授兼所長。他的研究領域廣泛,包括中國醫療史、疾病史、史學方法、地方史、大眾史學、應用史學以及中國近代戰爭與科技等。他已有多部相關領域的學術著作出版,如《近代中西醫的博弈—中醫抗菌史》、《全球大流感在近代中國的真相》等。

書籍特點:

  • 獨特視角: 該書是目前少數專門探討中醫在戰爭中應用的醫療史著作,填補了相關研究領域的空白。
  • 史料紮實: 依據豐富的歷史文獻和檔案資料進行深入分析。
  • 啟發性: 不僅呈現歷史,也為理解現代中醫的發展以及中西醫結合等問題提供了思考。

血肉與外傷:戰時傳統醫藥的知識轉型與現實應對(一九三一-一九四五)epub文件下载地址:



原文链接:https://www.danliren.net/post/469.html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验证码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返回顶部